每日头条!有没有必要做难题

来源:遇见数学 2023-07-01 11:01:09

本文作者刘瑞祥,[遇见数学]感谢刘老师一直来的关注和支持!

我在某视频网站上经常看到一些解数学题的视频,一开始我还饶有兴趣地看,但是现在我不喜欢看了。

我转变的原因就是有些题目完全是奇技淫巧,不切实际。


(资料图)

比如分式积分,当然很重要,但是某视频里给的分式分母居然是 x⁴+1。我没有看里面具体怎么作的,不过据我的回忆,遇到这种分母大于二次的情况,要先对分母因式分解,这就要在分母加上一个 2x² 再减去一个 2x²。这之后再一系列的变形,包括换元什么的,而且还要涉及到无理系数,太没有意思了。

显然,这种机械性的、考验做题人耐心的题目,根本不是好题目。而且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题目的麻烦之处在于,它基本就是初等数学的变形,积分只占了这道题的很少一部分。假设这道题是十分的话,那么其中八分都给了初等数学。用教学评价学的话来说,这个题目的效度——有效程度——太低了。这对掌握积分没有益处。

我再举个例子,比如因式分解。一般来说,中学最常见的也就是二次多项式的分解,三次和四次的偶尔练一下手未尝不可,但是有的人给出的题目居然是八次的!八次的你知道吗?我当时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真要怀疑自己的眼睛了。

家长的焦虑是怎么来的?原因之一就是看到别人都作八次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而自己的孩子还在作二次的,于是着急上火地说:“学校老师讲得太简单了,我们得补课啊!”然后这个老师的回答是:“你知道不足了吧,认命吧,你们孩子也就是普通人,不会是很优秀很优秀的那种。”于是家长心里再别扭,也只能含着泪说:“谢谢老师让我醒过来了。”

类似的例子当然还有很多,比如我以前看网上一道计算阴影面积的题目,说是小学题,图形很简单,属于看上去“人畜无害”的那种。但后来我看了详细的解答才知道,最后的结果里会出现反三角函数式!我想问一下出题人,哪个小学会学到反三角?

我希望大家能明白这些题目的害人之处。那么下面我就简单归纳一下这些垃圾题目的共性:

一是远离实际中考和高考的需要。虽然我这么说好像显得比较“应试”,但总的来说, 中考和高考题目无论是难度,还是效度,乃至各个方面来说,还是比较靠谱的 。那些所谓的“难题”其实往往是一些自媒体闭门造车弄出来的,甚至我怀疑有的题目压根就是一些人从答案逆推成题目的。

二是需要极高而且极特殊的技巧,而这些技巧并不在 正规的教材或者辅导材料 里,或者需要很变态的计算能力。我以“勾股数”为例,最常见的无非就是两个系列,一是 3,4,5(包括6,8,10等一些),另一个是 5,12,13,其余像 8,15,17 就不大见得到。假如某个题目涉及到一个非常复杂、非常不常见的勾股数,那你就要当心了,要么是你算错了,要么是出题人不怀好意。再比如包括两重根号的问题,仔细研究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其实最常见的就是 √(4+2√3),或者和它有密切关系的 √(2+√3),即使是其它的双重根号问题,如果不是数学竞赛题的话,应该让你能观察出来。

我想,这些自媒体贩卖的,不仅是焦虑,还有对一线老师的抹黑。在他们的键盘下,那些兢兢业业、认真传授 系统性基础知识 的老师,总是被说成“藏着一手”。大家应该警惕这种说法。当然,假如您或者您的孩子喜欢这样的题目,那随便你自己,但是请不要拿这些题目来显摆自己所谓的“能耐”,也不要拿这些题目作为自己“收割韭菜(我不喜欢这个词,不过这样写能让大家明白罢了)”的工具。

关键词:

上一篇: 天天动态:昆仑乐享年年保险安全吗?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为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