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雨后》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 一、创设教学情境,唤起生活经验
(相关资料图)
3、 上课开始,听儿歌《大雨和小雨》。
4、 大雨哗哗下,大家听到了什么?夏天一场雷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5、 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夏天,一场雷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一条彩虹挂在天空。池塘里水满了,明晃晃的,像一面大镜子,碧绿的荷叶上晶莹的水珠滚来滚去。青蛙在大声地唱歌,蜘蛛在树杈上忙着织网。家家户户打开门窗,大人们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孩子们一溜烟地跑出家门,尽情地玩耍起来。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看见了,觉得非常有趣,就把孩子们玩耍的情景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雨后》。”
6、 教师板示课题。
7、 谁有兴趣来读一读课题?
8、 指名读,齐读。(介绍作者)
9、 想知道诗里写了些什么吗?那就赶快去读一读吧!
10、 二、营造乐读氛围,激发自主阅读
11、 乐读的第一步:
12、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几分钟时间,请你们借助汉语拼音自由朗读课文,一遍可以,两遍也行,三遍、四遍就更好了。遇到生字圈起来多读几遍,还要把句子读通顺。哪个小朋友读得特别好,等一会儿请他当小老师领大家读。
13、 (教师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在教室里巡视,发现读得好的可以摸一下他的头,以示鼓励。发现错的随时纠正,对求助的热情帮助。)
14、 (2)检查自读情况。
15、 出示:树梢、赤脚、使劲、溅、糟糕、兴奋、发射、短粗
16、 指名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比读、打乱次序开火车读。
17、 (读中随时给予积极评价,让学生始终保持朗读的兴趣和热情。)
18、 乐读的第二步:
19、 (1)小朋友,生字新词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分节读课文,你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多读几遍。
20、 (等学生读完后,老师可相机评价:“你读得真棒”“读得真有兴趣,你们能读得这么有趣吗?”“读得不错,再练一练,肯定能读得更好”等鼓励的话语,不断激励他们朝着新的目标努力,使他们相信自己“我能读得更好”,“我一定能学得更好”。)
21、 (2)小朋友,敢和别人比赛读课文吗?赶快去找对手比一比吧!看谁最厉害?”
22、 (让小朋友自己找对手比赛读,乐读的情绪会更大。)
23、 谈谈总体感受:小朋友,读了这么多遍,你有什么话想和大家说说?
24、 三、运用想象,感受童心童趣
25、 过渡:小朋友都说得这么带劲,一定很向往,那就让我们一起到雨后的广场去看一看,玩一玩吧!
26、 学生自由读第一小节。
27、 说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28、 如果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玩呢?
29、 刚才,你们玩得那么开心,说得那么起劲,现在,能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出你们的快乐吗?请你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想读几遍就几遍,看谁读得最快乐。
30、 学生可以轻声读,也可大声读,可一个人单独读,也可以同桌合读,还可以找好朋友一起读,反正方式不拘。最后指名读,并让其他同学评议一番,说说理由。
31、 四、通过表演,体验生成快乐。
32、 学生自由读第二节。
33、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4、 这节内容我想让小朋友来演一演。要想演得好,就一定得把这节内容读熟,而且还要想一想可以怎么演?下面我们再好好读几遍课文,好吗?
35、 谁愿意来演一演?
36、 (1)一男一女两个学生表演。
37、 (2)学生评议:你觉得他们哪儿演得最有趣?
38、 (3)学生在小组内再演一演。
39、 你们能把这种有趣读出来吗?可以自由读,也可以找好朋友比赛读。教师相机出示插图,评价:“读得真不错,把这图上的有趣情景都读出来了。”
40、 教师采访表演的孩子:“你滑了一跤,觉得怎样?心里怎么想?”
41、 我们再来看看书上的男孩是怎么做的?
42、 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读第三节。
43、 谁愿意来演一演?
44、 老师觉得很奇怪,滑了一跤的男孩子,一边嘴里说着糟糕,糟糕,一边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这是为什么呢?
45、 学生自由说说。
46、 下面我们再来读这一段,你能在读时,把语气读得更像,表情更逼真吗?
47、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再相机评议:“读得不错,我已经看见你脸上有点兴奋与骄傲了。”“读得真棒,越来越像那个男孩了。”老师的不断鼓励,会使学生越读越有劲,越读越精彩。)
48、 回归整体,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节内容。
49、 五、学习生字词
50、 出示四个生字:梢、赤、劲、妹,问学生:“你认识了几个?又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51、 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52、 在书上描红。
53、 在本子上练写。
54、 教材分析:
55、 《雨后》是著名作家冰心的诗作,全诗以浅显生动、欢快流畅的语言,描绘了雨后孩童踩水嬉戏的有趣情景,准确传神地勾画出孩子们活泼俏皮的形象,极富童心、童趣。
56、 教学设计:
57、 一、教学要求
58、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59、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60、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61、 二、教学重、难点
6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63、 三、教学准备
64、 、雨后课件、幻灯片、
65、 四、教学时间
66、 两课时
67、 第一课时
68、 教学过程:
69、 一、谈话导入,激趣揭题
70、 1.人们都说:“夏天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万里晴空,突然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一场暴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
71、 2.是呀,雨后清新的空气,清凉的微风固然令人喜爱,然而,许多小朋友更喜欢赤着脚到水塘里去踩水玩水,看谁溅起的水花儿高,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呀!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乐情景写成一首小诗,题目就叫:雨后(板书读题)
72、 3.你们想去雨后的广场看看、玩玩吗?
73、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74、 观看课件,展示儿童戏水画面,配乐读诗
75、 现在,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76、 冰心奶奶的小诗写得这么好,你想不想读读呢?瞧,这是两颗金光灿灿的星星,想不想得到?这可不容易呀!只有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才行呢!咱们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这两颗金星
77、 争夺第一颗金星开始!(1) 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2)(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得到第一颗金星,就要把它们清除。这些字你会读了吗?谁愿意来试试?(指名读,正音)树梢赤脚 使劲 妹妹 拍拍 小辫发射 兴奋 短粗 咬着 糟糕
78、 小朋友们真不简单,只一会儿工夫,就顺利得到了第一颗金星。现在我们要乘胜追击,争取第二颗金星。(1)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觉得难读的地方做个记号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了再接着往下读。(2)课文写了雨后小朋友玩水、踩水的欢乐场景,那么多快乐似神仙的孩子,你最喜欢小诗中的谁呢?为什么?请你把描写他的句子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3)大家真不简单,不但生字和句子会读了,而且把这首诗都读得很流利。你瞧,第二颗金星也来表扬我们了呢!(贴上金星)
79、 三、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80、 学习第二节 ⑴看图:瞧,这就是那对小兄妹,你觉得他们快乐吗?你从哪里知道的?⑵假如现在你的脚下就有一个大水塘,你会怎么做?小哥哥怎样踩水?谁能学着他的样来演一演?指导读好第一句,体会他踩水时的酣畅痛快⑶男生读第二句:你觉得这小哥哥怎样?小哥哥知道要照顾自己的妹妹,提醒妹妹小心摔倒,可不会照顾自己,使劲踩水,一不留神,自己却摔跤了,多么有趣!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小哥哥的心情吗?⑷指导感情朗读
81、 学习第三节 ⑴指名朗读:你读到了什么?⑵女生读第一句:你能学学这小哥哥的样来说说吗?老师不明白为什么小哥哥滑了一跤,把裤子弄脏了,可是为什么嘴里喊着糟糕,糟糕,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呢?小哥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摔跤的?心里会想些什么?(糟了,回家妈妈见了准会责怪我了。哎呀,可真丢脸!)从这里你读懂了什么?(小哥哥很调皮,他觉得这样很好玩,找到了生活的乐趣)⑶指导感情朗读
82、 学习第四节 ⑴指名朗读:你读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妹妹?⑵小妹妹怎样玩水?谁能学着她的样来演一演?小妹妹心里在想什么?她那么小心地跟在哥哥后面,可是为什么心里希望也摔一跤。(听了哥哥的提醒,又见哥哥跌了一跤,想玩水又有些害怕,可是她太喜欢雨水了,觉得哥哥这样子很有趣,好羡慕哥哥。她为有这样的哥哥而感到快乐和自豪)⑶指导感情朗读:
83、 4.感情朗读第二至四小节:作者给我们描绘了那么可爱活泼的兄妹俩,连老师也觉得自己年轻了一些,又回想起童年的往事。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感受他们的童真和童趣。
84、 5.学习第一节 ⑴看图:雨后的广场美吗?美在哪里? ⑵雨后的广场就像海洋那么宽广,树梢上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⑶孩子们光着脚丫在广场上嬉戏,多么快乐呀!指导感情朗读:谁能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这份快乐?
85、 四、指导实践,拓展延伸
86、 你能学着课文中写小哥哥、小妹妹一样,把其他小朋友玩水踩水的情景画一画或者写一写吗?(课后作业)
87、 板书 6 雨后
88、 快乐 似 神仙
89、 教学反思:在体现创新教育的前提下,设计教案要明确一个目标,那就是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人或事能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把课堂引向生活的天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要舍得从课堂上走下来,把学生请上去,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90、 《雨后》这首小诗描写的是雨后孩子们在水中尽情嬉戏的情景。初读课文,很多孩子忍不住轻轻的笑出声来,情感的自然流露让我们看到了心与心的交融,我抓住时机问:“大家笑什么?”他们回答:“我真想跟他们一起玩”、“在水里玩,太开心了。”“大家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赶紧跟小伙伴说一说。”小组交流气氛热烈,代表发言也异常精彩。再读课文孩子们很自然地读出了小哥哥玩耍的酣畅,小妹妹的胆怯。学文后我又问学生们,现在你们最想做什么?有的说,现在马上下雨,我们也去玩。有的说,我也想写一写……..
91、 课后,我想了很多,现代教育让我换位思考,我们要时刻为孩子们服务,时刻激励着孩子们拔节儿,以学生的理解水平衡量学生的问题,我们要真心走进童心世界,让孩子们享受语文,.课堂要教给学生,我们少表态,疑点、难点、让学生自由讨论解决这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思辩和纳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之间的单向、双向和多向的交流,形成课堂内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我们只是听众,一个适时的点拨者。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呼唤学生潜在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拨动心灵的琴弦,让孩子们在情感的驱动下面积极的学,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们成长进步的殿堂。
92、 教学目标:
93、 认识本课8个生字“梢、赤、溅、糟、糕、撅 辫、却”,辨析“辨 辫 辩 瓣 ”4个形近字,能用“兴奋”和“骄傲”两个词语造句。
94、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95、 继续巩固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能联系诗歌内容,想像眼前出现的情景。
96、 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感受诗歌所反映的童真与童趣。
97、 重点难点:
98、 认识本课4个生字,辨析“辨 辫 辩 瓣 ”4个形近字,能用“兴奋”和“骄傲”两个词语造句。
99、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雨后小兄妹戏水时的快乐。
100、 教学工具:
101、 教学课件
102、 教学过程:
103、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104、 小朋友,在夏天,常常会出现雷雨,雷雨过后,会有怎样的场景呢?请你想象一下,再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
105、 出示课题:雨后
106、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写的一首小诗。这首诗写的也是雷雨过后的.一幕场景。
107、 齐读课题
108、 二、整体感知
109、 范读诗歌,整体感知。
110、 谈谈你听了课文后的感受是什么?
111、 学习字词。
112、 (1)学习生字:梢、赤、溅、糟、糕、撅 辫、却
113、 ①开火车读
114、 ②教师正音:“糟”平舌音,“撅”注意字音, 读准确。
115、 ③出示:撅的笔顺
116、 书空,重点指导右边“厥”的笔顺。
117、 (2)比一比,再组词。
118、 深入读诗,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了孩子们的快乐?
119、 ①自己轻声读诗歌,找到关键字句子想想意思。
120、 ②集体交流,教师随即出示句子:
121、 场景一
122、 ①齐读句子
123、 ②找到关键词语,谈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了孩子们的快乐?
124、 预设答案(“快乐得象神仙“,神仙没有烦恼,说明这些孩子也没有烦恼,很快乐。)
125、 ③板书:神仙 快乐
126、 ④朗读指导:读出快乐的语气。
127、 课后小结
128、 三、复习巩固
129、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全文,扫清字词障碍。并从关键句中的关键词领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30、 读准生字新词。
131、 指名读课文,教师正音。
132、 在体现创新教育的前提下,设计教学设计要明确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把课堂变成同学自主、讨论、探究的场所,让同学对生活中的人或事能发表自身独到的见解,把课堂教学引向生活的天地,培养同学分析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要达到上述的目的,教师就要舍得从讲台上走下来,把同学请上去,真正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雨后》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133、 一、少作主,重点、难点让同学商量决定。
134、 转换角色,让同学当老师,这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做法。假如同学对所学内容有了兴趣,课堂就活了,教师做到心里有数即可。比方在《雨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在出示课题后,同学就会发生许多疑问:雨后,为什么小朋友们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小哥哥摔跤了,为什么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小妹妹为什么希望自身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假如以同学的理解水平来衡量同学提出的问题,那么同学弄不明白的问题都可看成是重点、难点,这是充沛体现同学自学的首要前提。
135、 二、少表态,疑点、难点让同学讨论解决。
136、 这个过程是培养同学口头表达,思辨和归纳等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先可以把问题分到小组,让同学充沛讨论后,再派代表交流,这是课堂最精彩的地方,只要同学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行。例如:“小妹妹为什么希望自身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这一问题。有的同学说:“小妹妹可能没有摔跤过。”有的同学说:“小妹妹喜欢雨水溅到身上,泥土弄到身上的感觉。”有的同学说:“小妹妹喜欢像小哥哥摔跤后那么兴奋。”……同学之间单向、双向和多向的交流,就形成了课堂内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在交流不同层次同学的优势就得到了互补,这时,教师是听众,是评委,同学对同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时,只适时地给予引导和点拨。
137、 三、少限制,多让同学自由表达。
138、 让同学跳出课文内容的圈子,从文中学点写作方面的技巧,用这种技巧让同学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引发考虑。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就让同学学着课文的样子,学写诗。真没想到,同学还真有点像小诗人的样子呢。同学1:水珠在树叶上晃动,地面上变得更滑了。雨后绚烂的太阳出来了,彩虹也出来了。同学2:雨停了,水珠滴落在蜘蛛网上,像一条项链挂在妈妈脖子上真美丽。小朋友都出来玩,不是玩衣服湿了,就是头发湿了。同学3:一棵树上挂着一条项链,啊,好美丽!小弟弟看见了,急忙跑过去。哎,不好,小弟弟摔了一跤。而他的脸却笑了笑,他站起身,忽然看见原来项链是水珠落在蜘蛛网上。
139、 教学内容:
140、 这是一首描写雨后儿童嬉戏玩耍的诗歌,意境优美,基调欢快,比较适合朗诵和训练说话。诗歌先总写广场上赤脚的小朋友玩水时“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然后集中写兄妹俩在雨后玩耍时的快乐。
141、 教学目的:
142、 使同学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
143、 认识课文中的局部生字,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心情。
144、 鼓励同学们由熟练朗诵到试着背诵,积累语言。
145、 教学重点、难点:
146、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重点。
147、 能够依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读出愉悦的心情是难点。
148、 设计思路:
149、 以读为本贯穿全课。在读上设三关,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说话训练、理解与想象交叉其中。环环紧扣、层层递进,达到能读、会读和读好的目的。
150、 教学准备:
151、 卡片、录音机、儿歌《水花花、泥花花》磁带
152、 教学流程:
153、 第一阶段:导入阶段(启发思维,唤起同学生活体验)
154、 师: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最聪明,看看谁能借助拼音把这几个词语度的又快又准!
155、 (展示词语:雨后广场水花糟糕)
156、 理解“糟糕”:糟糕是什么意思呢,谁能给大家讲讲呢?(师和时点拨,随时鼓励)
157、 看了这几个词,你想到了什么事呢?说给大家听听吧!(生畅所欲言)
158、 [设计意图]先打开同学思维和想象的大门,引起学习兴趣,假如有的同学读过这首诗歌,依照本诗的内容去讲故事,那也很好,顺势引导。这样的导入设计,既认识了生字,理解了“糟糕”这个词,又培养了同学的想象力,还引起同学阅读兴趣,顺利引入课题,可谓“一石多鸟”。
159、 师:大家都曾有过玩水的快乐,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快情景写成了一首诗,说不定,诗中还有我们的影子呢!大家想不想读一读呀?(板书:5 雨后)
160、 第二阶段:朗读阶段。
161、 一、攻克第一关:正确朗读。
162、 听读,初步感知。
163、 领读。
164、 自身读(学习方法: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165、 读给大家听,喜欢哪节读哪节(师生互动评价,规范是是否准确,有无掉加字)。
166、 [设计意图]同学自主学习能力特别强,特别是已经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同学的独立阅读能力非常高,遇到不认识的字他们会独立解决,因此,完全不必老师扶持,该放手时就放手。
167、 二、攻克第二关:流利朗读。
168、 师:喜欢这首儿歌吗?说说为什么喜欢。(自由说,注意强调说完整)
169、 把诗歌读熟了,读流利了,就会更喜欢了。
170、 合作读,互相读读比比(规范是是否熟练,声音是否大)。
171、 竞赛读,请人代替老师和大家竞赛读。
172、 师生接龙读。
173、 [设计意图]读的特别好的同学往往会争着独立朗读,不太自信的同学可能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朗读,合作朗读的形式可调动每个同学的朗读兴趣,既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又达到了人人参与的目的。
174、 三、攻克第三关:有感情朗读。
175、 师:咱们一起读了,老师真快乐,大家快乐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听歌里的小朋友快乐吗?(播放儿歌《水花花、泥花花》)
176、 是啊,雨中的小朋友真快乐!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诗歌的第一小节,看看大雨过后,广场上玩水的小朋友快乐吗?
177、 哪一句看出来了?(发散思维,积累语言,指导说话“快乐得还像……一样”。)
178、 大家说得真好,他们的确很快乐,自身试试看谁能把他们快乐的心情读出来。
179、 自身试读。
180、 组内读,读得好的别的小朋友可以给他加上动作演一演。
181、 请小组扮演读,好的给配上音乐。(乐曲未完,大家闭眼听,脑子里过电影别的小朋友会怎样玩水,说一说)
182、 [设计意图]听儿歌是为了让同学们体会小朋友尽情玩耍的快乐心情,为下面的有感情朗读奠定了感情基调,又趁机让同学放松身心,起到了休息的作用。而同学的扮演则把课文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把雨后哥哥妹妹痛快的心情调动起来,再来朗读,更加有感染力。给读得好的同学配音乐,既提高同学兴趣又渲染气氛,最后达到曲终意未尽的效果,给同学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使同学思维得到进一步开发。
183、 第三阶段:课外拓展阶段。
184、 安排个性化作业(任选一题):
185、 背一背:把你喜欢的小节背给同学或家长听。
186、 画一画:把小朋友雨后玩水的情景画成一幅画和同学们交流。
187、 [设计意图]以同学为主体,在这里安排了两个个性化作业任同学选择,也是“尊重同学个性”的具体体现。
188、 学习目标:
189、 1.掌握本课生字词,认清读音、分析字型、正确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90、 2.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雨中、雨后的乐趣。
191、 学习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
192、 2.理解课文内容
193、 学习难点:从雨中体会快乐
194、 教法指导:谈话法、演示法
195、 学法指导:朗读法、讨论法
196、 教具准备:小黑板、录音机
197、 教学时间:2 课 时
198、 第 一 课 时
199、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辅助教学
200、 初识本课生字 出示写有本课生字词的小黑板(检查预习) 认读
201、 组词 小黑板
202、 学习生字 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些字?
203、 说一说你怎么理解这些字的
204、 指导书写
205、 重点:嫩、赤、傲 学生自由发言
206、 自由说
207、 小组学习: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208、 汇报
209、 巩固理解 指名进行听写 听写
210、 带读
211、 练写
212、 第 二 课 时
213、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辅助教学
214、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下雨时见到什么比较有趣的事吗?
215、 板书课题 1.自由来说说
216、 出示录音,整体感知 1.出示录音
217、 2.指名读 2.录音
218、 3.自由读,读准字音
219、 4.自己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放本课录音
220、 感受雨后的快乐 指导看图
221、 你在雨中的感受是什么呢?
222、 小哥哥为什么那么高兴?小妹妹也希望自己摔一跤呢?
223、 指导背诵 1.观察图画
224、 2.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225、 3.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
226、 4.练习背诵全文
227、 扩展活动 练习写一写你自己发生在雨中或雨后的事情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